我认为凡是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家长,都是在生活和事业上非常失败的家长,因为他们的生活目标没有实现,所以就把自己未实现的目标强加到孩子身上,这样做是对孩子最大的不公平!我个人特别反感家长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每个人生活背景不同,这就注定每个人的理想和生活目标不同,当我们出生在物质商品严重匮乏的年代时,我们的生活目标肯定就是好好学习考上大学。能够分配到国营企业端铁饭碗,那样就会衣食无忧。但是现在的孩子们,他们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所以他们的理想和生活目标又跟我们不同了,也许他想当一个网络红人,也许他想成为一个***高手,也许他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但是他却有很机敏的商业头脑,能够抓商机,在商海里游刃有余,作为父母为什么不能多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呢,不要总盯着孩子的某一点弱势来大放厥词,说什么不好好学习,家族都为你蒙羞,全家的幸福都寄托在你身上了,你在不好好学习,爸妈都没脸见人了,等等,这样做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没有信心,越来越颓废,甚至还会做出意想不到的傻事!
我们要坚信,每个孩子来到人世间都是上天给我们带来的礼物,我们要笑着接纳,并且感恩这份珍贵的礼物,坚信我的孩子是最棒的!他一定能在某一领域大放光芒!
希望天底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幸福快乐的成长。
如何看待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的父母?
可怜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应该是每个家长都会有的心理,只是程度有所不同。然而还会有那么一些家长,不止是望子成龙,还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望子实现自己不能实现的梦想。
我觉得这样的父母其实是非常缺乏对自我和对孩子的认知的。他们无法找到自己人生中应有的定位,无法实现自己应有的价值,也无法让孩子去寻找属于自己人生中的定位,更无法让孩子去走属于孩子自己的路。
同时,他们没有这样一种认知:孩子其实是独立的个体,他不属于任何人,尤其不属于父母的私有物,让孩子实现自己的希望,其实是触犯了孩子的个***利。因为无法看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所以不断触犯孩子,把孩子当做自己人生的延续,希望让孩子实现自己的价值。
所以说,最好的养育应该是父母成为更好的自己。当自己成为自己希望中样子,我们无需会更清晰地看到自己和孩子,我们完完全全有各自的人生。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也会在看到优秀的父母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成为优秀的孩子。
父母培养孩子最失败的思路,就是让自己的孩子替自己实现未完成的理想。
孩子因我们而来,却不是属于我们的私产。我们可以尽力的去提供给孩子各种***,却无权干涉他选择自己人生的自由,这是孩子自己的权利。
有个故事说的好,无能力的一对母鸟,自己不努力的去飞,生了个蛋孵出来,不停的督促子鸟去飞!殊不知,最好的教育就是耳濡目染,以身作则。
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有什么权利要求别人去做呢?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方式是对比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它的本义就是“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就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关心国家大事。 作者在这句话中也同时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主题思想应是:忧在天下人之先,乐在天下人之后,亦是先忧后乐,心系天下,为国为民谋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1982年高考前的某一天的“中国青年报”诠释了这个主题思想,我当时将它抄录在笔记本上,背熟在心。谁知高考语文试卷打开后,发现就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题作文,我喜出望外,没打草稿,几呼一气呵成完成了作文,且自信满满,初战告捷。带着喜悦的心情,又顺利地完成了其它几门课的考试,通过了高考,从农村走到了城市,在新的平台上开始了工作和生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它的本义就是“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就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关心国家大事.作者在这句话中也同时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表现范仲淹 超越个人忧乐,以利民为宗旨,以天下为己任,积极进取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