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名字很有个性啊,谁起的啊。这种鱼灭绝的消息上个月就有了,它是澳洲特有种,分布极为狭窄,网上能搜到的资料寥寥无几,原本受威胁状况是未评估,现在直接被IUCN宣布灭绝了,分布范围狭窄的物种都很脆弱。这种鱼拉丁学名叫Sympterichthys unipennis(手动斜体),翻译成中文就是单翼合鳍躄鱼,是𩽾𩾌目-躄鱼亚目-臂钩躄鱼科-合鳍躄鱼属的一个物种,只分布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近海,为澳洲特有种。可能由于它头上的凸起,酷似莫西干发型,而被称为莫西干头光滑手鱼。
躄(bì)鱼是一大类生活在近海的鱼类,它们鳍退化了,游泳能力很差,可以用胸鳍和腹鳍支撑身体在海底和礁石上行走,所以被称为躄鱼,“躄”就是瘸腿的意思。澳大利亚人称它们为手鱼(hand fish),也是因为它们的胸鳍像手一样支撑身体。▲另一个濒危的手鱼物种,红手鱼,学名红合鳍躄鱼。
单翼合鳍躄鱼灭绝的消息在上个月就传出了,《科学美国人》杂志7月初发表了一篇《光滑手鱼灭绝标志着一个可悲的里程碑》,里面写到:几个世纪以来,人类一直认为海洋是如此浩瀚,以至于不可能对海洋造成可衡量的危害。但我们现在知道人类活动会破坏重要的海洋栖息地,污染海水,使海洋环境更加酸性。过度捕捞破坏了食物链,直接将许多海洋物种推到极度濒危的处境,并迫使包括斯特拉海牛在内的一些动物彻底灭绝。今年3月,光滑手鱼(Sympterichthys unipennis)正式成为第一个宣布灭绝的现代海鱼。这种光滑手鱼曾经很常见,是欧洲探险家在澳大利亚描述的第一批鱼类之一。科学家们还不确定到底是什么使这种物种灭绝,但该地区的其他物种正受到拖网***、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威胁。
1967年之前,塔斯马尼亚地区一个大型扇贝渔场导致了许多手鱼的死亡,因为它破坏了鱼类的栖息地,而且渔民们会误捕到很多手鱼,因为手鱼没有食用价值,除了做观赏鱼之外,它们没有其他用处,所以会被扔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一份声明中说,光滑手鱼的灭绝,以及目前其他13种幸存的手鱼物种受到的威胁,都可以归结为底层捕捞活动、污染和产卵栖息地的破坏。
全球第一种海鱼灭绝:莫西干头光滑手鱼,留给人类还有多少时间?
生活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浅海、眼睛外突,头上到背部具有标志性的莫西干式的背鳍,永远都像欠它3000块一样表情,看起来非常可爱、胸鳍像两只手一样的光滑手鱼,经过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确认已经灭绝,成为有记录以来第一种灭绝现代海水鱼!
光滑手鱼的近亲:红色手鱼(极度濒危)
1802年,法国自然学家弗朗索瓦•佩隆在塔斯马尼亚东南部发现了这种鱼类,当时他就用携带的标本网兜在浅海随便一捞,这种后来被称为光滑手鱼的鱼就在网兜里了,可见这种鱼类在当时的丰富程度!塔斯马尼亚浅海温暖的水域非常适合它们生存!
200多年前随处可见,200年后怎么就灭绝了呢?
光滑手鱼是一种底栖鱼类,各位看它们的造型也就知道,这种鱼类不擅长游动,它们大多数时候都静静的待在海底,而且它没有幼虫期,成年后也懒得动,即使被骚扰,也就是换一个地方安静的呆着而已!
这种习性使得它们在应对环境改变时非常脆弱,塔斯马尼亚大学海洋生态学家格雷厄姆·埃德加(Graham Edgar)称光滑手鱼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海床上,偶尔会移动几米,它们的繁殖与成年后的习惯,使得它们是一种种群非常聚集的物种,因此光滑手鱼自人类活动加剧以来,一直就有灭绝的风险!
光滑手鱼曾经是19世纪欧洲探险家调查的第一批鱼类,而且科学的***样非常频繁,但从来都没有一起正式的研究报告!埃德加领导的一个光滑手鱼调查小组经过多年考察后,在今年早些时候不得不做出一个结论,这种光滑手鱼已经灭绝,甚至人类都不知道最后一条光滑手鱼是怎么消失的!
之前韩国人为了把“日本海”改成“东海”,整天上蹿下跳,小家子气的样子让人非常无语。
印度洋这个名字已经出现了数百年的岁月,世界各国都这么称呼,并没有出现过有什么争议的问题,没有哪个国家觉得“印度洋”这个名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印度洋虽然叫做“印度洋”,但又不代表是“印度的洋”,不需要像韩国人那样。
印度洋是世界四大洋当中的第三大洋,面积大约为七千万平方公里,要小于太平洋与大西洋,仅仅比北冰洋大一些而已。
整个印度洋,位于亚洲、非洲与大洋洲、南极洲之间,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两成。
虽然印度洋不算很大,但却非常深,其平均深度超过三千八百米。
印度洋西南,以南非的厄加勒斯特经线为界与大西洋分开,东南,以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与南极大陆之间的经线连线为界与太平洋分开。
海岸线足有41339千米、平均深度达3872米的印度洋,自古希腊地理学家希罗多德命名为“厄立特里亚”以来,就是各代各国航海家探索的一块瑰宝。
当然,这片海域追溯起来,数万年都蓬勃存在于地球上,只是碍于古人的世界观局限和造船技术的发展,宝藏一直沉静尚未被开启。
毕竟千年前的人,还并不认为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球状物,“地平说”如真理一般盛行了多年,被海域隔开的人类以脚下实实在在的土地来衡量世界,待走到无法翻阅的天险和海边时,就认为这个世界已经走到尽头了。
并且航海所需的船只,制作工艺考究又繁琐,中国历史上有据可考的开始航海的朝代,大约是秦朝的徐福一行人,他们为一心寻求不老药的秦始皇踏上乘风破浪的大业。
但不知是船只限制,还是物资匮乏,也仅能走到东瀛。
与此同时,生活在他国的地理学家也在探索海洋,最早给印度洋做出定义的是罗马的彭波尼乌斯·梅拉,发生在公元1世纪的后期。
接着印度洋的征途仿佛静止,直到公元10世纪,一位***的伊本·豪卡勒才在地图上标注出印度洋的轮廓,并给其命名。
而正式官宣这片海域的名称,是在公元1515年,中欧地图学家舍纳尔给其取了“东方的印度洋”。